琅琊新闻网讯 一个扁担挑两头。
今年春天召开的临沂商城国际化推进大会上,市委书记张宝亮用质朴的意象,勾勒出临沂扬帆出海的战略雄心。
国际物流大通道就是那个坚韧的“扁担”,一头挑起国内蓬勃壮大的外贸主体,一头连接全球布局的海外商城。
推动“中国物流之都”向“国际物流之都”迈进,临沂正以“公铁海空”立体化物流体系,东西互济、陆海联动,让更多“临沂好品”走向世界。
今年一季度,临沂外贸进出口增长45.3%,增速居全省第3位;1至5月全市实现进出口749.2亿元,增长11.7%,成为内陆城市开放新高地的生动注脚。

扁担新使命:从地摊货郎到国际枢纽
40多年前,临沂西郊的地摊上,商贩们用扁担挑来了商贸的“星星之火”。
今天,那个“扁担”已化作贯通全球的“钢铁动脉”。
“没有鲁Q到不了的地方。”这句在物流圈流传的豪言被赋予新内涵:2023年9月,“鲁Q”牌照货车首度驶入吉尔吉斯斯坦;今年5月,同样牌照的货车沿临沂—阿拉木图TIR专线,6天疾驰5500公里直达哈萨克斯坦。
支撑“货通天下”的是临沂超前的创新意识。
今年2月,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便利服务中心和车辆核查中心“三大中心”同步揭牌,临沂成为全国首个同时落地该体系的城市。“三中心”强化了临沂“物流之都”地位,为本地及周边外贸企业提供了高效直达运输服务,显著提升了跨境运输的组织化、规范化和便利化水平,使临沂加速融入全球公路运输网络。
“TIR运输证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发证、一次申报、一车直达’,通关效率是质的飞跃。”山东济铁兰城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开发部部长石翔介绍。自4月28日启动证书打印以来,中心已签发34份有效期为140天的国际通关“文牒”。集聚效应快速显现,日照、青岛、枣庄及周边省份的客户都来咨询办理TIR单证申领业务。
临满欧国际物流负责人咸友涛亲历变革:“以前凑整列班列需1个月,现在凑齐一车就能发。”到比什凯克的运输时间从15天压缩至7天,运费降低了50%。目前,公司已开辟了5条国际线路,57辆跨境货车昼夜奔驰。
目前,临沂TIR企业已达7家,国际公路运输TIR车辆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一,TIR业务量位居全国第四。市交通运输局运管科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临沂已培育国际公路运输企业51家,贯通至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直达通道;2024年完成国际公路运输1700余车次,今年1至5月份达800余车次。

通道突破:立体网络重塑“出海口”
不靠海、不沿边的临沂,正以“公铁海空”并进的立体通道,重绘“出海口”的概念。
临沂港总经理王佳琪说,2024年,临沂港完成海运集装箱操作量2.2万标箱;同时搭建临沂港网络货运平台,构建临沂至青岛黄岛国际集装箱物流专线,2024年临沂港网络货运平台完成进出口19.8万标箱、货值192.3亿元。
在临沂港集装箱场站,日均80标箱货物通过“陆海联动”走向世界。
“货物在家门口申报,公路直运青岛港原箱上船,综合成本降20%,通关快24小时。”临沂海关商城口岸监管科副科长于磊介绍,这座内陆港正积极打造成为青岛港“内陆港区”,临沂港90%的货物经青岛港中转。
铁路动脉同样强劲:2024年,中欧班列在临沂到发452列,覆盖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波兰、蒙古、越南、中亚五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城市,今年1至5月份实现到发150列。铁联国际供应链临沂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连伟带来陆路新突破——公司在霍尔果斯口岸建设了164亩国际物流园,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报关、清关、换装、仓储、展示等服务,让客户“进园如进家”,让每日运送过来的电动自行车、劳保产品、设备、机械、玩具、五金、二手车、轮胎等临沂地产品顺利出境。

“现在,每月3000立方米的发货量远超预期。”李连伟说,公司定制化方案能够真心实意地为客户创造价值:为青州客户优化了95厘米特种管道装运方案,单箱装载量从4根增至5根,每根管道就能给客户节省1300美元运费。
临沂发挥航空口岸开放优势,“全货机+客机腹舱”“国内+国外”协同发展,先后开通至韩国首尔、日本大阪2条全货机航线。2024年完成航空货邮量1.2万吨。年内启用的临沂启阳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将把年吞吐量提升至1200万人次,直通东南亚的货运航线正在谋划。
“目前,我们初步构建了‘东联日韩、西进欧洲、北上俄蒙、南拓东盟’的国际物流格局,持续助力临沂商城国际化加速进展。”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徐勤勇描绘蓝图:今年,临沂市国际公路运输将达到2000车次以上,中欧班列到发500列以上,全货机航线货邮吞吐量突破1万吨。到2027年,将构建完成“四运九通道至多国多城市”的国际物流通道架构,推动临沂国际物流位势实现质的飞跃。

货通天下:临沂地产品刻进世界坐标
当物流通道全面贯通,“临沂制造”正以多元路径在全球刻下坐标。
临沂商城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即将完成升级,构建集“关、汇、税、贷、保”五位一体,实现全流程服务、全链条贯通、全模式覆盖的阳光化监管服务平台,为出海企业保驾护航。
山东钊延玩具车间内,工人连夜赶制美国订单;双明劳保生产线全速运转,20万美元货物亟待交付。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里,临沂好品闪耀“中国商品交易展示中心”;马来西亚巴生市的兰华海外商城,将临沂柳编引入东南亚。铁联公司在多国设立海外仓,推行“前展后仓”模式,助力企业把控货权。
数字化浪潮重构贸易生态。“新明辉”从十几平方米的小店成长为全国最大工业安全产品供应链平台,聚合全球10余国2000余家企业资源。临沂港自主研发的网络货运平台,通过智能匹配进出口货物信息,降低车辆空驶率25%以上,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5%。

青岛华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总经理韩梅的实践更具启示:她本身就是国际物流服务商,主要的业务就是定仓、运输、报关、清关,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和办理相关的提交资料等手续。一块塑木板,她能从其中的塑料和木头的比例来判断怎么走手续。
2017年开始,她敏锐地抓住跨境电商机遇,在亚马逊开设了10家店铺,将成本200元的宠物饮水机卖出70美元高价。
“专业物流知识让我清楚最优化的运输渠道。”她说,目前,公司已发展成工贸一体、前店后厂模式,自建了宠物用品工厂,产品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今年,临沂将新增海外商城(仓)30处,总数达70处;组织“百团千企”抱团出海,带领千余家企业赴“一带一路”参展,目标成交额80亿元。
一个老扁担,挑起新使命。眼下,咸友涛的TIR货车穿越欧亚大陆,李连伟把“临沂制造”产品搭乘中欧班列深入欧洲,韩梅的猫咪饮水机装进全货机直抵日韩,万吨巨轮满载临沂集装箱驶向五洲……临沂,正以“全球大集”“世界超市”格局,买全球卖全球,成为内陆城市出海新样本。
一头盛着沂蒙山的晨露,一头装着地中海的月光,国际物流大通道这个“扁担”越来越宽畅通达,临沂正在书写新时代的商贸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