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数字新时代、贸易新机遇、市场新未来”和“坚持‘兴商建市’不动摇、改革开放再出发”两条标语吸引了记者注意,两条标语是这座“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过程中变与不变的缩影。面对国际贸易中滚滚而来的数字化趋势,义乌坚持优化营商环境的底色,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的火热为义乌商户带来了新机遇,义乌创新集拼贸易模式,落实“先查验后装运”试点,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壮大提供便利,也为今年外贸形势的向好提供增量。同时,经营主体也在营商环境的滋养下,依托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等优势,建设自有品牌,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内的标语 秦燕玲/摄)
数字贸易驱动创新
“我2002年就跟着表哥到义乌来了。”说这话的人名叫毕需努,一名尼泊尔商人。多年的采购交谈,加上前期的学习,毕需努已能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他告诉记者,最初他只是从义乌采购一些日用百货、五金工具出口到尼泊尔,现在他已经把市场扩展到尼泊尔周边的印度、不丹等国家,同时也把尼泊尔的一些手工艺品进口到中国。
从一国一地到多国多地,义乌的“货源”和“物流”是毕需努生意能越做越大的两大“法宝”。其中,价低质优的物流已成为义乌商贸往来、“买全球卖全球”的显性优势。
据义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出口运输环节,义乌一方面向东借洋出海,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连通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和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另一方面,向西借陆出境,建设“义新欧”开放大通道,构建联通欧亚大陆的重要桥梁。目前国际物流通道已能辐射至全球230余个国家和地区。
数字化、绿色化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方向和未来,也是当前驱动各项创新的关键因素。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成为外贸持续增长的新动能——据海关统计,初步测算,今年上半年进出口1.2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同期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快了4.4个百分点。同时,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占比略有扩大。以人民币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1.17万亿元,以此计算,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占全国总体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76%,较2023年提升了0.06个百分点。
因此,除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物流模式,创新金融服务物流体系畅通运行的方式,适应国际贸易数字化趋势,也是当前义乌推动解决的重要问题。
义乌金融监管支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外贸企业、物流企业轻资产、缺抵押,资金占用多等情况,金融监管部门持续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探索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模式,金融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推动“义新欧”铁路多式联运提单物权化改革,率先在全国推出“义新欧”铁路运单贸易融资新方案;支持银行接入义乌市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运用物流企业平台大数据,创新供应链脱核融资新模式,按照实际运量及运费自动生成“海运贷”信用贷款额度,做到随借随用。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往来客商人头攒动 秦燕玲/摄)
集拼货柜增量大多来自电商新平台备货
据义乌市市场发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义乌市跨境主体持续活跃,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新设电商主体数量为6.57万户,占新设总量的76.5%。全市工商登记注册电商主体数量累计达到65.21万,其中40%以上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目前已建设40多个跨境电商独立站。
义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伴随着电商平台全托管、半托管等新模式兴起,今年中小卖家上线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在义乌集拼备货再转至美国分销的货物明显增加。根据某货代公司反馈,今年以来对美集拼货柜量增长20%左右,增量大部分来自电商新平台备货。
一直以来,小规模、多品种的小商品拼箱出口,是义乌外贸订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前Temu、SHEIN、TikTok等跨境电商平台推行的半托管模式,平台卖家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可自主选品上架和自主运营,因此,订单小批量、多批次特征也更为明显。如何让这些小、散、杂、频的货物更快出口同时成本更低?义乌抓住了“组货人”这一关键环节。
义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义乌市的出口模式为“国内贸易+国际物流”,货物通过“市场交易—组货运输—报关出口”贸易链条出口海外,各环节均有众多的代理服务商,其中组货人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组货人最新的物流模式,就是在国内建设集拼仓,对应国别建设海外仓,借用船公司运输、海外贸易服务等资源开辟国际物流专线,实现跨境运输点到点、门到门,以“快递的服务、货运的价格”创新发展国际物流。目前已有美西“15日达”、义乌-韩国“3日达”集拼快线、义乌-菲律宾“10日达”丝路快航等。
模式创新,还需要有相应的监管制度支撑。传统的“先装运后查验”监管模式在订单散杂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一票查验有问题导致整柜货物滞留的问题。因此,义乌落地实施了全国首个“先查验后装运”数字化监管集拼仓,解决拼箱出口货物“一单抽查、整柜滞留”及二次装箱等痛点,避免中途掏箱查验。
这一制度创新已有望在全国推广,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此前透露,目前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以及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等措施。
“这个体系对我们的市场商户打通外循环通道很有帮助,所以外商体验感也比较强。”义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集拼仓+船公司”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稳定发展,也为今年义乌外贸形势的向好提供了积极支撑。
除此之外,企业商户积极出海拓市场、外商采购持续复苏也是今年义乌外贸形势超预期的重要原因。根据义乌市出入境管理局有关登记数据分析,今年全年入境的外籍人士有望达到50万人次,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政企合力助品牌向上
“以前帮别人代工的商户这两年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帮客户做品牌、做设计。”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商户此前就是很传统的出口销售模式,比如一些文具,客户需要什么就卖什么,现在他们还免费帮客户出设计、按照客户风格推出文具套装等,这样采买量和价格反而还比以前更高了。
浙江洛克兄弟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洛克兄弟”)是义乌市场上为数不多设立了品牌市场部的公司。洛克兄弟市场总监吴亭萱告诉记者,公司自建品牌的契机源自在电商渠道上开展业务的实际痛点。
“电商最害怕客户下订单后没有货物导致退单,这样做没有意义。”吴亭萱指出,过往代理品牌,品牌供应商没有完整备货计划,一旦供应商断货就会限制店铺销量增长。因此从2013年开始,洛克兄弟就开始打造自有品牌,甚至投资工厂,供应自己的货品,以确保品质。
吴亭萱对记者表示,洛克兄弟此前主要面向欧美等海外市场,并且早在那时就已经在海外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因此众多商家还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寻找机会的当下,公司已通过提前的品牌布局抢占了用户心智。
得益于近年来国内市场的户外热、骑行热,洛克兄弟国内外业务占比由此前的3:7上升至5:5,“预计今年国内业务将仍然呈上升趋势。”
事实上,帮助企业推进品牌建设也是义乌持续进行的重要工作。义乌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具体工作包括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政府质量奖、“浙江出口名牌”等申报,通过品牌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主体培育,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发展和应用高新技术,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提升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建立浙中地区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集聚区,集聚20家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类别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
营商环境是基座
如果说物流模式创新和品牌建设是市场主体持续向上生长的具象化展现,那么营商环境则是滋养这些主体的土壤与基座。
“通俗来讲,就是让愿意来做贸易的人都能做得起来。”义乌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义乌是一座市场上的城市,“兴商建市”始终是义乌市政府强调的政策导向。诸多改革创新、政务服务优化,其目的是要给想做贸易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甚至自然人,提供尽可能最低的准入门槛和更优的营商环境,让更多主体能够创业并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义乌市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义乌在册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达110.36万户,超越江苏昆山,成为全国在册市场经营主体第一大县。
“这一百多万市场主体是义乌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活力之源。”义乌市府办相关负责人感叹道,她认为,这些市场主体才是城市真正的建设者,政府既是管理者,更是服务者。
服务好不好,最直观的评价来自微观主体。例如,义乌像毕需努这样的常驻外商有1.5万名,外国人在华经商,各类证照怎么开?有消费贷款需求怎么办?常驻之后孩子怎么上学?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需要什么,只要是他们能改的,就会改好了再给我们。”毕需努告诉记者,通常政府部门会事先了解外商需求,然后再开会研究,一些比较容易放开的政策很快就能惠及他们。
对子女就学的关心不分国界,毕需努举例指出,他和身边的朋友一直希望可以允许外商贷款买房,但这一政策调整并不容易。“很多人购买房子主要是为了小朋友读书,之前有房子的人才能读书,否则很难处理。”政府部门了解到义乌常驻外商的这一诉求后,已在部分义务教育段城区优质公办学校单列外商子女招生计划,“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温暖。”
对常驻义乌外商的关心,也体现在金融服务中。义乌金融监管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外商高频金融需求,金融监管部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创新特色产品,优化涉外金融服务,设立外商特色服务银行网点,探索外商金融服务“国民待遇”,相继推出外商个人经营性贷款、外商住房贷款,推进外商支付便利化建设,优化外商结算服务环境。
浙江国利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海平也有类似感受,他告诉记者,义乌重视营商环境的施政理念,并不局限于市长、市委书记等领导干部,基层工作人员也都在具体工作中意识到优化政务服务的重要性并持续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