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主办、山东省港口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在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共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开辟全球贸易新蓝海”为主题,加快构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促进贸易便利化,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开幕式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原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山东港口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等先后致辞。山东港口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主持。

胡亚东在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为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希望大家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推进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迈向新台阶,并以本届物流节为平台,进一步汇聚共识,共同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物流行业力量。

徐祖远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实现。中国物流也正在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跃迁,从“单一环节优化”向“全链条价值重塑”深度变革,从“国内市场驱动”向“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全面拓展。面对逆全球化冲击,我们唯有以高质量发展为引擎,积极打造韧性供应链,加大供应链技术研发投入,培育数字产业新业态,全面拓展全球朋友圈,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共同推动物流大通道建设、开拓贸易全球新蓝海。

于海田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国际物流节汇聚全球智慧,共商物流发展大计,恰逢其时。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依托重大战略机遇叠加赋能,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趋完善,高效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建,城市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厚实,加快开放发展的势头正劲,处于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关键时期,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希望广大企业与各界英才选择济南、投资济南、布局济南,济南将以最大的诚意、一流的环境、周到的服务,全力支持合作伙伴发展。

霍高原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港口组建六年多来,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越来越重要,与世界的连接越来越紧密,各级各界给予山东港口的信任支持越来越大,港口高质量发展生态日益丰盈、动能愈加强劲。山东港口愿与各方一道,携手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综合服务“软联通”、美美与共“心联通”,加速构筑通达全球的双循环物流网络,构建智慧高效、标准协同、全链贯通的“端到端”服务模式,共绘“物畅其流、通联天下”崭新图景,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球贸易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在发布环节,山东港口以科技赋能优化物流链,创新推出“陆海纵横”系列数字化产品,精准匹配供需,打通物流堵点、助力降本增效;举行“山西-日照-漳州”35吨铁路敞顶箱海铁联运“一箱制”班轮首航仪式,实现货物全程不拆箱、不换箱,降低综合物流成本,打造“港航铁”高效协同典范;山东港口、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联合各方,共同发起全球物流供应链生态联盟倡议,更好应对全球供应链挑战,凝聚行业合力,构建开放包容、协同共生、智慧高效、互利共赢的现代物流新生态;中国国际物流节组委会向战略合作伙伴山东港口物流集团授牌,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为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升级注入新动力。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共同前往展馆区考察山东港口展馆等,并见证港易佳与中石化润滑油公司联名产品发布。
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聚焦服务“一带一路”、RCEP和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主动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力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货物吞吐量连跨六个亿吨台阶、突破18亿吨,集装箱量超越4400万标箱,分别居全球第一、第二位。作为物流的枢纽节点,目前山东港口通过363条航线、54个陆港、106条班列,架起了陆海双向开放的“黄金通道”,同时,作为供应链的核心节点,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型,努力打造串联产业、激活生态的“价值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