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萌
王珊 通讯员 于洲
记者从上合示范区管委会获悉,今年前三季度,上合示范区TIR跨境公路运输成绩亮眼,发运TIR跨境运输车辆342辆,同比增长97%;发送货运量5486吨,同比增长114%。
TIR运输是根据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开展的跨境公路运输物流模式,具有机动灵活、装卸方便等特点,适合电子产品、冷链货物等货值较高、对时效有要求的货物运输。

“平均每天都有一至两趟TIR运输车辆从上合示范区发出,越来越多‘青岛制造’‘中国制造’通过TIR运输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国际竞争力。”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发展一部部长臧元奇介绍,自2023年9月开展TIR国际运输以来,上合示范区已累计发运TIR国际运输车辆超600车次,运输品类由4类增加至40类,包括机械、电子设备等高附加值货物,累计服务千余家外贸企业。
当前,上合示范区正加快“第四物流通道”建设,构建“互联互认、便捷高效”的跨境运输新通道。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中俄、中吉乌、中哈、中白等4条TIR国际运输线路,初步形成国际公路运输区域枢纽。今年6月,上合示范区TIR跨境公路运输业务实现双向贯通,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中转效率。
下一步,上合示范区将依托TIR国际道路运输集结中心、上合示范区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等载体,持续提升TIR国际公路运输运行质效,探索开行1至2条至上合组织国家的TIR国际道路运输定班专线,加密联动口岸节点城市,深化支点联通、政策叠加、要素互融,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生态体系,不断提高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